养殖方式
-
小龙虾养殖主要包括稻虾种养、池塘养殖、大水面增养殖及藕田和茭白田养殖。同一块稻田里即种稻又种蟹,形成水稻护虾、虾吃虫饵、虾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,整个种植过程无农药、无化肥,生态环保。
一、性成熟
小龙虾在天然环境中 6—12 个月龄达到性成熟,达性成熟的个体体重一般为30-100 克。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,一般 6 个月可达性成熟。
二、繁殖
小龙虾在 9—12 月龄成熟,交配季节一般在 4 月下旬—7 月,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 5 月。交配后 3-10 小时,雌虾开始产卵,抱卵量约 500—1500 粒,随个体大小而异。胚胎发育长短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,水温较高孵化时间短,水温较低则孵化时间延长。
孵化出的稚虾仍附于亲虾的游泳足上,在母体的保护下生长一段时间。在母体的腹部泳足上都附有生长到不同阶段的龙虾幼虾,最大的龙虾幼体体长达 1.0—1.1厘米。从第一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,龙虾幼体的生长、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,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,小龙虾的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,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。
三、产卵
小龙虾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。水温升至 20℃以上时,亲虾便开始产卵,产卵季节在粤东地区可持续 6 个月之久,一年可产卵 3—4 次。产卵量随个体大小和性腺发育程度而异,一般每次产卵 300—1000 粒。
四、胚胎发育
小龙虾受精卵粘附于雌体腹肢进行胚胎发育,5-8周后孵化出幼体。受精卵发育速度与水温高低有关,温度高孵化时间短。
五、幼体发育
刚孵出的龙虾幼体体形构造与成体基本相同,体长约6~8 毫米,仍继续攀附于雌虾腹肢上 1-2 周,在此期间幼体也会偶尔离开母体活动。刚孵出幼体依靠卵黄囊营养,直到孵化 3 周后完全独立生活为止。此时的幼虾便可放人稻田和池塘进行成虾养殖。